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修持靜心> 法寶講座 潛能開發

修持靜心

字級

法寶講座 潛能開發

【人間社記者 周圍輝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20-08-23
法寶堂舉辦法寶講座,8月16日主題「潛能開發」,佛光山副住持慧倫法師主持,與談人中華傳統宗教總會資訊主任陳宗興、高雄師範大學兼任講師呂瑞芬、南華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趙永祥。探討每個人內在都有無窮盡的潛能寶藏,就看如何開採,說明「潛能開發」其實就是在實現自我、認識自我,最終開發出無窮盡的佛性。

慧倫法師舉星雲大師文章〈開發潛能〉,指出大家內在有很豐富的潛能寶藏,尚待開發。至於如何開發?大師有四點說明:一、身體上的潛能,可以磨練擔當。二、思維上的潛能,可以判斷抉擇。三、感性上的潛能,可以體貼犧牲。四、心意上的潛能,可以覺悟生命。懂得開發自己的潛能,就是能人。

陳宗興談「網路程式開發與六度波羅蜜」,提及他常思考「我是誰?」,想變成一個怎樣的人?踏入社會後工作壓力加大,為了更新自己,每天大量閱讀學習,增進專業知識及技術,每件事情都要經過仔細精算及確定意圖,隨著時間推移,自己理性變得增強,但漸漸失去原有的柔軟心,在人際關係上出現了障礙。陳宗興希望自己保有一顆柔軟心,於是嘗試開始智慧布施,從捨得中獲取喜悅。體會到在布施中,有更多成長空間。

呂瑞芬談「從美感與生命教育談自我實踐」,說明好的老師要能看見學生有一座無限潛能的寶藏,幫他開採出來,成為學生生命中貴人。潛能開發就是自我實現,從自我探索中認識自我,從自我發展實現自我。從「看見自己,看見需要」中,走出屬於自己的路。調整自己的過程是一種修行,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,而是為了遇見自己,明心見性。教育是「引導你走向自己的輕柔過程」,需要引導及陪伴,目的是要自我實現,方法則是要透過教學與輔導。而「美感教育」的內蘊,是「啟發靈性、感性、創造力,找回失落的感受性,發現自己的意義,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,包含欣賞別人。」美感教育可以說是一連串發現的歷程,唯有勇敢做自己的人,才能感受到美的存在。

趙永祥談「《金剛經》與潛能開發的關聯」,他說人有無限潛能,「危機往往即是轉機,是激發潛能好時機。」調整自己,永遠勝於改變別人。潛能開發可以藉由《金剛經》六度波羅蜜,為潛能激發之助緣。潛能開發有四項特質,即「智力商數、情緒商數、逆境商數、快樂商數」,其中「逆境商數」高的人,遇到逆境時會有成長的機會。並以真實個案分享,南華大學一名馬來西亞籍學生,屢次參賽都失敗,並不氣餒,繼續努力,終於榮獲勞動部發展署「107勞動部青年創業競賽冠軍」。另一名來自尼泊爾的學生隻身來台就讀,在語言、文化、風俗習慣適應上遇到困難,得到許多人幫助,感受到台灣最美的就是那份善良的心。另一位學生行動不便需要坐輪椅,因為母親從不放棄的陪伴,得以持續學習,並獲校長親頒「勤奮向學獎」。

慧倫法師以六祖惠能大師「成一切相即心,離一切相即佛」,宋代理學家朱熹的「半畝方塘一鑑開,天光雲影共徘徊;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」做結語,告訴大眾要心靈澄明,需要不斷求新求變,獲取新知,方能明白。
12345678910第1 / 84頁
追蹤我們